國學(xué)成語故事(57)嘆為觀止:一位大預(yù)言家的外交傳奇(上)
國學(xué)成語,濃縮歷史精華;曲徑通幽,遇見不一樣的“中國”。
今天的國學(xué)成語故事講一個傳奇人物——季札。
季札(前576年—前484年)春秋時期吳國人,吳王壽夢的四兒子。
季札被稱為南方第一位儒學(xué)大師,春秋時期著名的大預(yù)言家、藝術(shù)評論家、外交家,還是禮儀和誠信的代表性人物。
(上)季札來自一個有禮讓傳統(tǒng)的家庭
據(jù)《史記》記載,季札的始祖是周太王。周太王有三子:太伯、仲雍和季歷。季歷賢能,又有一個好兒子昌(周文王),所以周太王打心眼里希望季歷當(dāng)接班人,但是又受制于“嫡長子繼承制”,因此很苦惱。
太伯和仲雍看出了老爹的心思,于是逃到蠻荊(吳楚一代),像當(dāng)?shù)厝艘粯訑喟l(fā)文身,以示不再繼位。
當(dāng)?shù)厝寺犝f后,認(rèn)為太伯很有節(jié)義,上千戶人家都追隨于他。因為太伯自稱“句(gou)吳”,所以人們尊他為吳太伯。
太伯死后無子,弟仲雍繼位。仲雍死后,傳到第17代,吳王壽夢繼位,吳國開始強(qiáng)大,并自立為王。
公元前561年,吳王壽夢去世。壽夢有四個兒子,小兒子季札最為賢能。因此壽夢生前想讓季札繼位,但季札堅決不答應(yīng)。于是,長子諸樊繼位,主持國政。
一年后,諸樊想實現(xiàn)老爸未了的心愿,讓位季札,再次被拒絕,季札說大哥繼位天經(jīng)地義,他的理想是做一個有節(jié)義的人,絕對不會搶哥哥的位子。
以諸樊為代表的吳國人堅持要立季札,季札干脆連家也不要了,當(dāng)了農(nóng)夫(季札棄其室而耕),大伙只好作罷。
公元前548年,諸樊死去,但是他沒有把王位傳給眼巴巴盼著的兒子,而是傳給了二弟馀祭,以便兄終弟及,最終把王位傳給季札。
與絕大多數(shù)家庭兄弟姐妹們?yōu)榱藸幬蛔印庍z產(chǎn)打得頭破血流甚至家破人亡不同,季札的二哥馀祭、三哥馀眛也贊從父親的遺志,一心想把位子傳給季札。
后來,季札被封在延陵,號為延陵季子。
三哥馀眛繼位四年后去世,想把位子傳給季札,季札逃走。馀眛的兒子僚繼位,是為吳王僚。
《史記?刺客列傳》記載,吳王僚即位后,他的大伯父諸樊的兒子公子光不服不忿,一心奪權(quán),最終派刺客專諸用“魚腸劍”刺殺了王僚而自立,是為吳王闔廬。
也許,聰慧如季札早就料到了這一天,他是不忍自己的后人遭受血腥屠戮,才寧死不愿繼位的吧。
(中)觀賞歌舞 嘆為觀止
春秋時期,曾經(jīng)有一位聽音樂而知興替的大師——晉師曠。季札則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話說公元前544年,季札奉命出使魯國,其間季札提出想欣賞一下周樂。此時,吳國已經(jīng)是南方首屈一指的強(qiáng)國,魯國自然滿口答應(yīng)。
從演奏曲目看,本次歌舞內(nèi)容和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《詩經(jīng)》里篇章次序相同,也就是說,此時《四書五經(jīng)》之一的《詩經(jīng)》早已經(jīng)成型,再從魯隱公元年(公元前722年),《左傳》首篇已開始引用《詩經(jīng)》中的“語錄”看,春秋初期《詩經(jīng)》的影響已經(jīng)無遠(yuǎn)弗屆,甚至慢慢有了“習(xí)慣法”的影子。
魯國樂工演唱《周南》《召南》,季札說:“美啊,可以聽出王朝基業(yè)已經(jīng)打好,但還沒有最后成功,人們雖然辛勞卻沒有怨言?!?/p>
樂工又演唱《邶風(fēng)》《鄘風(fēng)》《衛(wèi)風(fēng)》,季札感嘆說:“美啊,深沉啊。憂慮但不困惑,我聽說衛(wèi)康公、衛(wèi)武公的德行就是如此,這是《衛(wèi)風(fēng)》吧”。
為他演唱《王風(fēng)》,季札說:“美啊,思慮但不恐懼,大概是周王室東遷以后的音樂吧?”
為他演唱《鄭風(fēng)》,季札說:“美啊,但是太細(xì)碎了,百姓無法忍受了,大概它最先滅亡吧?”
為他演唱《齊風(fēng)》,季札說:“美啊,宏大深遠(yuǎn),有大國之風(fēng),作為東海的表率,應(yīng)該是姜太公的國家吧,前途不可限量?!?/p>
……
為他演唱《陳風(fēng)》,季札說:“國家沒有主人,難道能長久嗎?”
樂工們繼續(xù)為他演唱,但從《鄶(kuai)風(fēng)》起,季札沒有再作評論。
后來,樂工們?yōu)樗莩洞笱拧贰缎⊙拧?,季札一一點評。
最后,樂工演唱《頌》,季札由衷地感嘆說:“達(dá)到音樂的極致了……”
《風(fēng)》《雅》《頌》演唱完畢,“舞劇”登場。
看到《象箾(xiāo)》、《南籥(yuè)》之舞,季札說:“很美啊,但仍有微憾?!笨吹轿琛洞笪洹?,說:“很美啊,周朝的盛德就如此吧?”
……
最后,季札看到舞《招(sháo)箾》,情不自禁地贊嘆說:“美德的巔峰啊,太偉大了,就像上天覆蓋萬物,就像大地?zé)o不承載,再美好的德行,也不會比這樂舞所象征的舜的美德更高了。觀賞可以停止了,如還有別的歌舞,我不敢再欣賞了。”
這就是著名的成語“嘆為觀止”的由來。
而最令人嘆為觀止的,當(dāng)屬季札高超的藝術(shù)修養(yǎng)和卓絕的藝術(shù)領(lǐng)悟能力。
還有,2000多年后的清康熙年間,有兩個不那么著名的文化人,出了一本書非常著名的古代散文集——《古文觀止》,其中就完整收錄了這一章節(jié),連書名都根源于此。
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。季札作為南方蠻夷之地的外交使臣,出訪有衣冠上國、禮儀之邦的美譽(yù)的中原國家,首次外交秀就以非凡的才氣和風(fēng)度,贏得了魯國人由衷的尊重。
而他的傳奇才剛剛開始。
(未完待續(xù))
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欣賞
吳公子札來聘……請觀于周樂。使工為之歌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,曰:“美哉!始基之矣,猶未也。然勤而不怨矣。”為之歌《邶》、《鄘》、《衛(wèi)》,曰:“美哉,淵乎!憂而不困者也。吾聞衛(wèi)康叔、武公之德如是,是其《衛(wèi)風(fēng)》乎?”為之歌《王》,曰:“美哉!思而不懼,其周之東乎?”為之歌《鄭》,曰:“美哉!其細(xì)已甚,民弗堪也,是其先亡乎!”為之歌《齊》,曰:“美哉!泱泱乎!大風(fēng)也哉!表東海者,其大公乎!國未可量也?!睘橹琛夺佟罚唬骸懊涝?!蕩乎!樂而不淫,其周公之東乎?”為之歌《秦》,曰:“此之謂夏聲。夫能夏則大,大之至也,其周之舊乎?”為之歌《魏》,曰:“美哉!渢渢乎!大而婉,險而易行,以德輔此,則明主也?!睘橹琛短啤?,曰:“思深哉!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?不然,何憂之遠(yuǎn)也?非令德之后,誰能若是?”為之歌《陳》,曰:“國無主,其能久乎?”自《鄶》以下無譏焉。為之歌《小雅》,曰:“美哉!思而不貳,怨而不言,其周德之衰乎?猶有先王之遺民焉。”為之歌《大雅》,曰:“廣哉!熙熙乎!曲而有直體,其文王之德乎?”為之歌《頌》,曰:“至矣哉!直而不倨,曲而不屈,邇而不逼,遠(yuǎn)而不攜,遷而不淫,復(fù)而不厭,哀而不愁,樂而不荒,用而不匱,廣而不宣,施而不費(fèi),取而不貪,處而不底,行而不流,五聲和,八風(fēng)平,節(jié)有度,守有序,盛德之所同也?!?/p>
見舞《象箾》《南籥》者,曰:“美哉!猶有憾?!币娢琛洞笪洹氛?,曰:“美哉!周之盛也,其若此乎!”見舞《韶濩》者,曰:“圣人之弘也,而猶有慚德,圣人之難也。”見舞《大夏》者,曰:“美哉!勤而不德,非禹其誰能修之?”見舞《韶箾》者,曰:“德至矣哉!大矣!如天之無不幬也,如地之無不載也,雖甚盛德,其蔑以加于此矣。觀止矣!若有他樂,吾不敢請已!”
——《左傳?襄公二十九年傳》